“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记囊谦县吉曲乡巴沙村第一书记白有成 ――记囊谦县吉曲乡巴沙村第一书记白有成
来源:三江源报 发布时间:2016-03-25 18:03:00 编辑:nqdj 浏览:14456

玉树新闻网讯 (记者 杜玉丹) 囊谦县吉曲乡巴沙村距玉树州府所在地300多公里,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条件十分艰苦,牧民群众经济来源渠道狭窄,属典型贫困村。该村下辖巴麦、巴都和瓦乃社,全村有170户1039人;其中精准识别确定的贫困人口63户308人,约占整个人口的三分之一,村民生活来源主要靠青稞、芫根等农作物种植、放牧牛羊和政府救济为生。今年初,作为第一书记的白有成来到了巴沙村,克服路途遥远、高寒缺氧等恶劣环境,长期驻巴沙村开展调研工作,他走村串户,对贫困牧户一户一户进行走访,详细了解贫困状况、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当他每次看到特困户们期盼的眼神,深感责任重大。作为长期在州上工作的干部,他深知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是自己的不足和短板。为此,他主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接触,拉家常、交朋友,拜巴沙村老领导、老支书、老党员为师,向他们讨教开展村社工作的经验和方法,为开展工作和带领贫困农牧户脱贫致富积累经验。

“玉树芫根看囊谦、囊谦芫根看吉曲”,吉曲乡的芫根种植业历史悠久,品质一流。但由于市场需求不足、销售渠道不畅、种植面积较少等原因,制约了芫根种植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芫根种植业对增加贫困农牧户收入意义重大。为此,白有成多次前往称多、囊谦等芫根产品加工厂,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协调,积极拓宽芫根销售渠道。他的诚意打动了企业负责人,同意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芫根收购量,为巴沙村困难群众创收增收提供了条件。白有成在调研中发现,巴沙村贫困牧民自身技能低下是制约其脱贫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州总工会工作人员,他有着10多年的困难职工帮扶培训工作经验。他首先想到了以往在困难职工当中开展的驾驶员技能培训工作,开展这项培训不仅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而且为贫困户从事运输业、开出租车等行业创造了条件,增加了不少收入。说干就干,白有成一边向单位领导汇报即将实施的帮扶工作计划,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一边想方设法落实好培训资金,经过不懈努力,培训资金已全部到位,他将分次分批在巴沙村贫困户中实施驾驶员技能培训项目,培训将覆盖所有精准扶贫对象和一般贫困户,为牧民群众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

治穷必先治愚,扶贫必先扶智。作为巴沙村第一书记,白有成深谙其理。为了开展好中央1号文件宣传和“四带四推”工作,他邀请懂政策、威望高、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藏族专家前去巴沙村开展宣传工作。在宣讲中紧密结合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紧紧围绕中央1号文件和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并把与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着重作了解释和说明。通过讲解,牧民群众对国家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强决心。

心中有民,方能为民。白有成作为第一书记,心中始终装着牧民群众。他详细了解掌握村里生活困难的五保户、残疾户和妇幼户,精心挑选出20户特困户,为每户发放了500元困难生活救助金。在今年“两节”来临之际,还为贫困户送去了价值达4万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保障了他们在节日期间的基本生活。同时,白有成初步确定了长期开展精准帮扶的工作计划,针对巴沙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收入微薄的实际,在开展驾驶员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组织开展巴沙村青年村民藏服饰缝制、藏饰品加工制作、唐卡绘画等培训工作,为他们实现就业和增收创造条件。扶贫工作虽然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作为第一书记,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他将以一种“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带领村级领导班子继续投身脱贫攻坚的战斗中……

记者在他的临时办公室里看到一幅本地书法家抄录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书法,看似简单,却道出了一个第一书记的为民情怀。



上一篇:囊谦县安排部署党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
下一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囊谦党建网[www.nqdj.gov.cn] 中共囊谦县委组织部 主办 版权所有 2018

青公网安备63272502000001号 青ICP备15000641号-1

联系电话:0976-8871083 地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香达东街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