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回信增添巨大动力
来源:囊谦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5-12 16:05:01 编辑:nqdj 浏览:263271

     这几天,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兽医专业硕士姚力文做了一个决定:延长一年在浙江省衢州市低碳农业科技小院的服务期限。

    这个决定,今年行将毕业的姚力文已经考虑了很久。

  “在科技小院服务的一年多时间,我深刻意识到,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解决农村实际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她说。

  2022年1月,姚力文来到位于浙江衢州的低碳农业科技小院,这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的139个科技小院之一。

  衢州当地生猪健康养殖常面临非洲猪瘟、蓝耳病、腹泻病等疾病威胁,为了更好开展科技服务,姚力文主动提出驻扎乡村猪场一线,实地考察猪场位置、养殖规模、生产模式、猪舍布局及硬件设施,评估并优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综合提升猪场内外生物安全水平,完善猪场重大疫病诊断与监测流程,降低生猪患病风险,其间还为猪场员工答疑解惑,培养员工生物安全意识,为当地生猪健康养殖保驾护航。

  在科技小院服务的一年多时间,让她有机会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书本中所学知识在临床中得以应用,造福于民。而这也激励着她延长服务期限。

  5月3日,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该校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而这正是中国农业大学青年学子一直以来持之以恒、勇于践行的方向和目标: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走向基层一线,走向更为广阔的乡村振兴舞台。对于不少今年行将毕业的农大学子而言,他们未来的路更加清晰了。

  虽然已过去了两年,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赵海君仍清楚地记得研究生入学前的那个暑假。

  “那算是一个‘自找苦吃’的过程。”赵海君说。

  2021年暑假,赵海君前往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在那里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野外实习。

  暑假是牧草开花和结实的关键生育期,时不等人,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深入牧场。

  为更好地选育优质多抗牧草新品种及解决良种繁育关键技术,承德鱼儿山牧场建设了老芒麦、羊草、苜蓿、冰草和无芒雀麦等种子生产试验田和大面积人工草地。

  在牧场,赵海君的主要职责是观察和记录无芒雀麦从开花到种子发育,再到种子成熟的全过程,并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进行取样和测产。

  每天按部就班地记录数据和观察,野外实习的每一天看似平淡,实则也充满了挑战。一个午后,突降的冰雹将地里的无芒雀麦砸倒一半。

  看着面前的“惨状”,为及时挽救灾害损失,赵海君和团队成员找来木棍和绳子,将倒伏的无芒雀麦一一扶正。

  “通过那次遭遇,我们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之后设计试验方案时要适当扩大种植间距,这样就不会连倒一片。”赵海君说,这次经历让她明白,农学子弟应深入田间地头,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助力牧草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不止于此。在实验基地,赵海君发现当地的农田土壤是盐碱土,会影响到牧草和其他作物的生产。回到学校后,赵海君和导师商定将自己的研究课题定为使用种子处理技术提高牧草种子的耐盐碱性,让种子能更好地适应当地土壤条件。

  一次前往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实地调研的经历,让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秦文韬深刻意识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性。

  那次调研出发前,了解到丰宁县以种植甘蓝、胡萝卜、荷兰豆等蔬菜为主,团队专门收集、整理了蔬菜种植的栽培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并制作成手册,准备发放给村民。

  调研过程中,一名种植荷兰豆的村民将团队带到自家地前。秦文韬看到整片的荷兰豆在感染根腐病后全部绝产,而栽培手册中恰包含着荷兰豆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秦文韬说,那一刻,他真正感受到手中那本栽培手册的意义,意识到作为一名农学人的使命感,“只有深入乡村,走进田间地头,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为实践、调研,所学才得以所用;也因为实践、调研,才能真切感受到中国乡村的发展与改变。

  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秦文韬感受到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因为引进人才,窦店村改变了之前北京地区普遍采用的耕作模式,变“三种三收”为“两茬平播”,并且更换了相应作物品种。

  这一改进,不仅使窦店村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还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人力从田间解放出来。随后,窦店村又通过科学育肥的方法,发展了高端肉牛产业,并与农业形成“以农养牧,以牧肥农”的良性循环。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侯雨辰亲身感受到了在专业合作社主导下,当地大力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科技化、生产经营集约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的“五化”经营模式,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专业硕士姜宛坤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实现乡村振兴,同样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做到有的放矢。

  在广西南宁上林县,姜宛坤曾多次跟随导师课题组开展当地农户家庭生计情况实地调研。上林县是我国主要跨国务工人员迁出地之一,如何促进返乡人口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团队将调研内容设定为当地跨国流动个体与家庭的基本特征、迁移活动对家庭和社区的影响以及返乡人员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和意义。

  姜宛坤说,通过调研,团队对当地农户收入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并得出科学结论,有效帮助地方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消除不合理的制度障碍,为衔接乡村振兴提供切实扶持与引导。

  乡村振兴之业,非一朝一夕之功可就,其涵盖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也需要更多农学人才融入乡村。

  再过几个月,赵海君即将前往素有“川东粮仓”之称的四川省达州市,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农学青年的殷切嘱托和期望,赵海君说,作为农大青年,她将带着“新农人”的视界,怀着知农爱农的情怀,脚踏实地学农为农,肩负起兴农强农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北京市定向选调生,侯雨辰将会根据组织安排下沉昌平区乡镇,开始为期两年的基层工作。他计划针对所在乡村的优势产业或特色物产,帮助村干部开展资源的整合调配和市场调研工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实现产业集聚,打造品牌效应,推动规模化发展。

  离别校园,秦文韬将入职某涉农制造企业。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定了他为农深耕的决心,并以此为荣,“我要积极走进乡村,以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用我的知识和能力深入研究,提出可行的方案,助力乡村事业振兴,造福中国农业”。

  姜宛坤毕业后,即将入职山东省日照市农业农村局,从事农业投资、农村金融调研等农业综合管理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姜宛坤备受鼓舞。对于乡村振兴,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在未来工作中多深入基层,通过扎根乡土、调查研究,充分挖掘当地农村的特色产业、特色文化。在进行农村规划建设中,提出科学、合理、有建设性的意见,充分发挥乡村的三个功能,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挖掘乡村文化,保护人居环境,培育乡土人才,完善组织形式,帮助当地有效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为现代化海滨城市精彩蝶变贡献自己的力量”。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新时代农业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中国农业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带着这股“精气神”,即将奔赴全国各地,在农业农村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田间地头、绽放在科研道路、绽放在农业强国的这片热土上。


上一篇:厚植知农爱农情怀 勤练强农兴农本领
下一篇:推动基层治理减负、赋能、增效、提质

囊谦党建网[www.nqdj.gov.cn] 中共囊谦县委组织部 主办 版权所有 2018

青公网安备63272502000001号 青ICP备15000641号-1

联系电话:0976-8871083 地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香达东街43号